2000年11月4日,粤语本地剧《外来媳妇本地郎》(以下简称《外》)的震撼面世,迅速超越香港其他电视剧,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。截至2025年5月,该剧的累计集数已接近4000集,创造了国内情景剧的最长寿纪录。
为了更好地传承粤式文化并打造温馨的下饭剧集,《外》的全新季在2025年6月隆重启播,采用“剧集文旅”的创新模式,立刻引发街坊们的热烈讨论。这一季的主角身份发生了变化,从以往的康家转向了阿娇,力图通过新鲜的叙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。
康家是《外》的灵魂,而其核心人物阿宗“二哥”则赋予了这一家族生动的生命。二哥以其市侩而又精明的形象深植人心,尽管他孝敬父母、乐于助人,但可惜在2006年,扮演者郭昶因病去世,使得《外》失去了这一重要角色,收视率随之下滑。此后,剧组试图通过引入新演员来填补二哥的空缺,但这一尝试遭遇了观众的猛烈批评,结果新演员很快就退场了。
展开剩余70%在接下来的十年中,《外》的剧情逐渐陷入老套,康家也变得越来越边缘化,几乎没有正面的评价,观众普遍认为剧集已经经历了三个代际,呼吁停拍或更换剧名。尽管剧组和演员面临重重困难,但他们依然努力前行,最终开启了2025年的新篇章,借助阿娇打造了一部名为《乘风破浪的娇姐》的作品,并于6月播出。
据悉,这一特辑将围绕智能制造展开,正值60岁风华正茂的阿娇,再次“乘风破浪”,展示了“时尚潮,东莞造”的产业愿景。此外,剧中还将融入“探秘大朗毛织工厂”等文旅线路,旨在推动两地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。然而,这一季的主角显然不再是康家,而是转向了阿娇。
新季播出后,部分网民纷纷表示这部剧“变成了广告剧、宣传片”,并呼吁制作方停止这一模式,怀念曾经美好的回忆。回顾过去的25年,康家本应展现家庭和谐及团结的正能量,但随着二哥和其他核心角色的离开,剧情的发展显得支离破碎,家庭文化的核心丧失,观众的热情也因此日渐冷却。
如今,现实中的康婶年迈80岁、大伯70岁、二嫂也57岁,他们成了剧中康家的情感符号,或许也是留住观众的唯一因素。剧组表示,新一季将揭示康家第四代的诞生与情感谜题的最终解答,尽管这可能为康家带来圆满的结局,但失去了阿祖和天庥的剧集,已无法回到往日的聚焦点。
在早前的剧情中,大伯与天佑的对话暗示天佑将替代天庐,而天佑在观众心中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,康家的完整性因此消失,这也等同于《外》灵魂的流失。与其在“剧集文旅”的框架下找寻新的路径,不如尝试更改题材和剧名。
诚然,《外》的制作团队实力雄厚,但一旦剧集达到一定阶段,就会受到观众反馈的显著影响。如今,在博纳大湾区总部、光线影业和英皇娱乐纷纷落脚广州之际,选择新的思路和剧名与观众见面或许能赢得热烈的掌声。
发布于:福建省富牛证券-1万炒股怎么加杠杆-最可靠的证券公司-南昌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